“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学习方式转变与学习服务环境构建
郭红霞,魏含玉
(周口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河南 周口 466001)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的发展与应用,'互联网+“与教育教学的融合渗透不断深入,带来了教育生态系统的深刻变革,也驱动教育信息化由1.0时代跃升至2.0时代。'教育信息化2.0的核心目标是以教育信息化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构建信息时代的教育新生态“[1]。新时代教育信息化目标的实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培养高素质新型人才,特别是实现由'教为中心“向'学为中心“转变,由'知识为本“向'素养为本“转变,都离不开基于'互联网+“的学习方式变革和稳定的信息化环境支撑。基于'互联网+“教育影响之思和新时代发展大学生核心素养之需,研究以实证调研的方式展开对大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研究,旨在分析新生代大学生群体学习方式的基本状态,对'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学习服务环境的构建提出可行性参考建议。
'互联网+“的核心要义是融合创新,而学习方式是指'学习者在学习知识和技能时所用的途径、形式和手段“[2]。'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是真正的'数字土著“,他们在数字科技的熏陶下生活,在网络媒介的浸润下成长,在智能设备的环绕中发展,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交融,'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在丰富技术环境下能够以更加多元、开放、个性的方式学习,大学生学习方式将表现出更强的主动性、独特性、体验性,构建由传统课堂学习、在线学习、移动学习、泛在学习等多方式构成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学习体系成为大学生学习方式变革与发展的新取向,'互联网+“是推动大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根本性力量。研究主要从三个维度阐释和把握大学生学习方式的基本内涵:一是学习媒介,即大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主要知识载体和工具,获取学习资源的基本方式,学习资源的呈现形态、学习支持的沟通机制及环境等;
二是学习组织,即大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组织形式、角色定位、实施途径、学习协同,学习成果的反馈、认证、评价等保障措施;
三是学习行为,即大学生的学习的心理行为,学习采用的方法、手段和行为习惯等。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学习方式的基本内涵。
2.1 研究设计
本研究选取河南省周口市、安阳市和洛阳市部分高校为调研区域,以在校本科生为调查对象。调查采用发放问卷的方式进行,包括纸质问卷发放和在线问卷发放...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 或 登录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