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实用范文 >  入党申请 > 内容

嵌入社会的林业:明清时期清水江流域的开发与人群互动

材料写作网    时间: 2020-12-31 04:07:59     阅读: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清水江流域的开发史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以木材种植及采运活动为中心的区域社会史,围绕木材市场的经营活动,人们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与杉木种植、采伐、运输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相关社会制度。清水江流域,尤其是中下游地区,两岸的村寨都被卷入到木材市场的贸易体系中来,以杉木的种植和采运为中心,这一区域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社会文化系统,林业生产嵌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历史人类学的角度切入,讨论明清时期以建立木材市场为导向的清水江流域的开发过程,及在此期间以林业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群关系变化,以期对清水江流域林业社会的形成做出更具地域化的理解和解释。

关键词:清水江;林业社会;人群关系

中图分类号:C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1X(2019)05-0015-08

苗疆腹地贵州清水江流域在明清时期林木产业非常兴盛,散落清水江两岸苗乡侗寨的清水江文书即是最好之证明。据不完全统计,清水江文书中至少有80%以上涉及林业,反映了当时木材贸易的繁荣程度。木材市场的兴起离不开水路的通达,将贵州东南部'苗疆“地区纳入王朝版图,疏通河道就成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水路通达之后,木材贸易越来越兴旺,同时也促进了不同区域的人群交往与流动。当地家谱中关于如何来到此地生存与经营的记载向我们清晰地展示了这一流动过程,杉木的种植与经营活动至今都影响村落与人群间的关系。

一、从'化外生境“到'向化之地“:清水江流域的开发与经营

清水江系洞庭湖水系沅江的上游支流,发源于贵州省黔南苗族布依族自治州贵定县斗篷山南麓青杠坡,上游称为马尾河,流经丹寨、麻江,经下司过炉山(今凯里),至旁海岔河口左汇重安江,始称清水江。继续向东过黄平、施秉、台江、剑河、锦屏、天柱,在石溪出貴州流入湖南,至托口纳渠水后名沅江。清水江在黔东南州境内长376公里,流域面积14883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重安江、巴拉河、南哨河、乌下江、小江、亮江、鉴江等[1]。清水江及其支流所经过的区域构成了从贵州山地地带向湘西丘陵地带逐渐过渡的一道独特自然景观。以清水江的主干及其支流为基础的水上交通将整个清水江流域连成一片,在跬步皆山、陆路难通的黔东南地区形成独特的水路交...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登录会员
《嵌入社会的林业:明清时期清水江流域的开发与人群互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嵌入社会的林业:明清时期清水江流域的开发与人群互动.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